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十周年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,努力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,10月19日下午,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护航“一带一路”新闻发布会。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宋金林出席发布会。
发布会上,宋金林通报了近年来连云港法院护航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工作情况。宋金林指出,近年来,连云港法院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,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,健全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,精准服务保障“一带一路”及自贸试验区建设,积极推动形成国际化、市场化、法治化营商环境。“法护营商润民企”行动入选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,市中级人民法院获评商会商事调解联系协作机制省级示范单位。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,完善工作机制。市中级人民法院专门成立服务保障“一带一路”及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,制定《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任务分解方案》,提出诉讼服务提档升级、加强国际司法协助、平等保护产权和合法权益等12条工作举措。二是发挥审判职能,优化营商环境。2022年以来,连云港法院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抓手,纵深推进六大攻坚行动,开展企业信用修复“暖企”专项行动。一审审结商事案件34187件,标的额100.23亿元。全市法院及时出清不良资产,释放生产要素。2022年度,市中级人民法院“办理破产”指标在全省中级法院营商环境考核中位列第3名,5项破产创新试点工作全部获得A类评价,全省法院唯一。三是凝聚多方合力,多元化解纠纷。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台办召开加强涉台纠纷化解、促进连台融合发展工作会议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涉台纠纷化解促进连台融合发展的十项工作机制》,先后化解了一批涉台纠纷案件。
就下一步工作,宋金林强调,要将精品审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,组建高素质专业化涉外审判团队,在重大法律问题上作出有影响力,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判决。建立新类型、疑难复杂涉外案件研讨机制,召开精品审判研讨会,及时总结经验,充分发挥精品案例的规则引领作用。
会上,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曹守军通报了连云港法院护航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十大典型案例,涉及跨境电商服务、国际货运代理、产业升级破产重整、涉外投资等多个类型纠纷,还有仲裁财产保全、执行盘活闲置土地、打击非法采矿案件,都是在服务保障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案件。人民法院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,对疑难复杂问题作出妥善化解,充分回应了涉“一带一路”相关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。
新闻发布会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处处长王和明主持。央广网、新华日报、中国江苏网、现代快报、连云港日报、连云港电视台、连云港发布等中央省市媒体受邀参加发布会。